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对话人才官》——深圳市联创杰科技有限公司CEO吴军

《对话人才官》——深圳市联创杰科技有限公司CEO吴军

  • 分类:公司动态
  • 发布时间:2023-11-07 14:0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对话人才官》——深圳市联创杰科技有限公司CEO吴军

【概要描述】

  • 分类:公司动态
  • 发布时间:2023-11-07 14:04
  • 访问量:
详情

本期“对话”嘉宾

深圳市联创杰科技有限公司CEO吴军

 

在评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时,我们将焦点集中在商业模式上。有人认为企业的成功仅与管理者有关,但我们发现成功也受到赛道选择和团队的影响。

初次拜访吴总,他邀请我在新办公楼的中式茶间会面。这是一位极具亲和力的西北大汉,这种强烈的反差使我感到惊讶。然而,随着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这种反差在吴总身上十分和谐。他的冲突性格和差异性成就了联创杰,短短十四年员工人均产值从09年初创到现在增长8倍,公司年产值超过20亿。

如果说早期吴总的成功是幸运所致,而后的顺利转型和商业变现,则证明了其管理和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出于好奇,我们来到了联创杰,聊了聊关于吴总的一切。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内容主要涉及:

曾就读于双一流大学计算机软件编程专业的“码农人”,机缘巧合进入“芯片”行业,背后有何独特之处?

一个80后的创业老板,如何领导一支平均年龄仅27岁的年轻团队,实现高效管理?

一个仅200余人的纯销售代理型公司,销售额从“0”起步,如何创造出20亿的佳绩?

放弃打工,勇闯“九死一生”创业路

吴总是典型的西北人,自带气场。

1979年,吴总出生于陕西西安,他自幼展现出优秀的学习能力,考上了本地的一所双一流大学,修读计算机软件编程专业。互联网在他步入职场前,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具备良好学历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他,要在一家互联网或软件企业觅得工作绝非难事。然而,生活中难以预料的变故时有发生,人总会有理想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他面临就业选择时,吴总选择了留校担任研究员,试图寻求稳定的工作环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总发现许多师兄师姐纷纷南下深圳寻求职业发展,这使他对那里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愈发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许,是对于新挑战的渴望和对于职业前景的未知驱使他做出了决定。他辞去了研究员的职位,开始在深圳寻找新的机遇。

2003年的深圳,产业发展蓬勃。初来乍到,未知的压力让人倍感迷茫,仿佛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困惑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公司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此时,热心的朋友向吴总推荐了彼时正处于鼎盛时期的“罗湖人才市场”。这里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企业,各种招聘信息犹如繁星点点,让他们在市场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也为吴总打开了一扇新的职业大门。

吴总回忆道:“那时找工作远没有现在这么便捷,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网上就能轻松投简历。那时候,我们得拿着手写或者打印出来的简历,在各个企业的招聘展台前排成长龙,就为了抢到一个面试的机会。

在那个瞬间,吴总内心深处仿佛揣着一团炽热的火焰,渴望寻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就像被命运之神突然眷顾了一般,主动应聘的软件公司拒绝了吴总的应聘请求,而那家随机投递的芯片公司却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那个早晨投递的简历,还没等到傍晚,一通电话就把他召唤到了面试的现场。在与那位老板的交流中,他们未曾涉及任何与芯片领域相关的话题,因为他们都是对这个行业了解尚浅的新人。他们将主要精力倾注于软件领域的讨论,希望他能在软件领域为公司提供更多宝贵的建议,从而推动公司的软件业务蓬勃发展。就这样,机缘巧合下吴总踏进了芯片这个陌生的行业。

吴总对那段打工的经历记忆犹新,2004年4月1日,他怀揣着饱满的热情踏入了这个行业,成功加入了他所心仪的公司。初涉职场,他从基层业务开始,不懈努力,从销售工作起步,一路晋升,最终跃升为部门主任,再后来,荣升为部门经理。但这一切的美好都终止在了2008年,这一年命运的转折点,公司遭遇了重大变故,也为吴总的创业埋下了伏笔。

三十而立的吴总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一方面,他需要决定是否继续走职业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他也必须面对巨额房贷带来的沉重压力和家庭责任。为了生存,他必须寻求新的职业或事业。经过深思熟虑,吴总决定创业。

2009年,吴总正式离职,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关于为何会选择“芯片行业”创业而不是选择自己所擅长的软件编程,吴总给出了答案:

其实没想那么多,当时就是简单的想尽快有一份工作,能够养家糊口,而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事情是最容易成功的。”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创业者,并不是在事先已经深思熟虑地做好了商业计划书后才开始创业。他们之所以踏上创业的道路,或是出于幸运,或是因为机遇,抑或是出于无奈。毕竟,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回首联创杰的创业之路,每一步都是一道难关。吴总谈及对芯片行业的无限憧憬,然而未曾预见中美关系的波谲云诡以及华为芯片研发受限所引发的产品供应紧缺,以及新兴领域的崛起。吴总欣然笑谈,自称为幸运儿,时代孕育了他,亦是联创杰腾飞的得力推手。满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在我看来,机遇并非成功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一切幸运的背后,更深层的动因其实源于持续奋斗。创业如同攀岩,任何成功都无法被准确预知,其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有九死一生的风险。"联创杰"的创业旅程展现出超凡的毅力与实力,成功度过这一艰难的初创时期并持续稳步发展,这无疑是坚韧与实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幸运与实力并重的标志。

如吴总所言:“扎根于深圳这片热土,我只从事了一份工作,只干了一个行业,一直坚持到现在。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展,让联创杰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在“同质化”中谋求出路

提供“差异化”服务

不夸张地说,“商业模式”这个词在企业中已经用烂了,但真正能够理解这个词的人很少。行业不同、产业不同、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千差万别,很难做一个准确的分类。

但是我们不妨回到一家企业创立最初时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我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来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也许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吴总给出了“联创杰”的经营模式:电子元器件的分销及代理的全供应链公司。

怎么理解?直白点讲就是一家贸易型公司。了解贸易公司的都知道,企业的利润基本来源于销售。只要产品好卖,有业绩,公司就能生存,反之亦然。

十几年前,鉴于中国进出口贸易初兴,国内外的芯片产品研发及品质尚存在一定差距,国内企业挑选一家可靠的供应商无疑至关重要。联创杰正是洞察了这种信息差,倾注资源和人力,从海外不断引进一流的电子元器件品牌,确保客户无后顾之忧,实现从需求到采购,再到物流、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供应管理。

这里,我向吴总提出了一个疑问:在我对该产业的理解中,我认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应是通过代理起家的。尽管如此,我仍然对您在该领域取得头部位置并持续发展了十几年表示好奇。我的疑问是,作为代理企业,没有自主研发产品,如何在这个领域中表现出竞争优势?如您所述,代理品牌可能不止您一家,一家纯贸易型的代理公司,模式是很容易被复制的,为何联创杰能在这个领域中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公司?

吴总说,每谈到这个话题,总是很感慨客户对联创杰的信任和支持。在芯片领域,我们采用代理分销模式,更确切地说,我们是一家以贸易为主的销售公司。联创杰成立的14年中,我们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归功于我们不断强化为客户提供细微、增值服务的能力,这为我们带来了增值价值。归纳起来有四点:

首先,以愿景为指导方针,专注于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在联创杰的愿景规划中,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增值服务的领先者。他们所在的行业中,客户需求丰富多样且数量庞大,并非所有需求都是我们能够满足的。需要突出服务的优势,包括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服务领域优势。所以他们只会对能够提供具有优势品牌服务的品牌进行报价,以尽量使客户需求更加明确。对于需求,会明确告诉客户,将核心需求发送给销售人员,以便提供解决方案。对于不能提供的服务,始终坚守底线,绝不夸大服务承诺。

第二,以诚信为基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在代理商行业,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并提供与之相符的解决方案是获取客户订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公司内部运行流程中,一旦客户的需求指令发出,销售部门应立即跟进并提交报价,并向客户承诺在24小时内完成报价,这反映出公司的高效性。在交付环节,当拥有充足的库存时,在2-3天内将产品送达客户手中;若库存不足,将在3-7天内从海外采购的产品送至客户。设定这些目标的目的是,推动各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基础上进行协调和配合,以实现高效协同。

第三,承诺为客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在我们内部采购体系支持下,利用SAP系统进行高效地运作。在这个系统的框架下,实现了工作流程、管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的协调统一。

联创杰的业务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采销分离策略。这一策略在整个行业中独树一帜,堪称典范。采销分离的实质决定了销售人员和采购人员的职能和薪酬差异。销售人员的主要职责在于开发新客户,把握客户需求并将其上传至系统。随后,需求将经由系统流转至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将根据品牌类型对采购任务进行细分,因为芯片行业品牌众多,从A到Z的品牌数量庞大,采购人员需按区域进行划分,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品牌细分。

例如,在销售环节中,为了满足客户的询价需求,通常需要多个采购负责人进行协作。销售部门会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细致的分类,并在确认这些需求后,将它们有针对性地转交给不同的采购区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不同区域的采购人员能够针对某一特定需求提供相应的价格支持。通过采用系统化的方法,销售部门能够根据各种型号和供应商的可靠程度以及价格优势进行评估与判断,从而选择最可靠的货源和最优价格来向客户进行报价,以此推动订单的成功签订。

这可视为公开需求,而后进行内部竞标,在此过程中,选择哪一方,由销售部门独立决定。因此,对于采购部门而言,他们应视为业务岗,需要持续开发新的供应商,寻求最优价格,并与供应商构建良好的商务关系,以获取更好的支持。对于客户而言,已经事先筛选出市场上具有最高性价比的产品,帮助客户排除潜在风险,确保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第四,坚持深化供应链的标准化管理,并持续服务创新。在公司的成长过程中,始终不渝地追求创新。将新的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导入公司内部,这样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让员工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更加精确和迅速。

其次,在服务创新方面,持续推进渠道的拓宽和深化。从业务层看。联创杰已服务近3000多家客户,拥有7000多家供应商,每年都会引入新的供应商进行迭代。服务的目标,即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价格,这是重点考量的因素。

此外,这些年不断提升品控和物流管理的能力。在深圳,设立了两个物流中心,从原来不到100平扩大到现在的2000平,物流中心为高效运营提供了保障,使得管理更精准。同时,在欧美地区还设立了物流中转点以进一步提升效率,并与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芯片市场,品牌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但始终坚守提供有品质保证的产品。因此从2015年至2017年,斥资数百万建立了品质检测中心,为客户提供品质保证,确保交付的芯片产品均符合质量标准。

在早期发展阶段,公司员工仅有五到六人。而今,团队规模已扩大至 200 多人。目前,以深圳为总部,在苏州、杭州、泰国、新加坡等海内外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联创杰主要通过这七大中心为客户提供服务支持。未来,还将在更多地区设立办事处,例如北京、武汉和成都等地,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

吴总表示:“我们供应芯片,其他企业亦然,当客户在同类产品之间做出选择时,产品的稳定性固然重要,然而,如果我们的服务能够具备更好的品质、专业性、创新性和独特性,客户自然会选择我们。这就是我们多年来致力于提升服务能力并持续展示其价值的关键原因。

 

我们不断向员工解释到底卖的是什么

芯片还是服务?

最终,我们一致认同

我们卖的是为客户服务的能力

这种能力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十四年持续增长的原因

从危机中吸取教训

联创杰的挑战、冲突与成长

“有一种情感上接受不了,被背叛的感觉。”

比起年轻时创业顺风顺水,步入而立之年后的吴总屡受考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三十多岁后补交了很多学费,自己也感到很多维度都需要提高,才能跟得上行业发展的趋势。所以出事后的那段时间段里,我快速补充知识,还找一切机会跟同行、前辈学习经验,就是为了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为日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009至2014年,联创杰尚处于挣扎阶段,运营完全基于非标准管理,且无任何外部支持。对于一个依赖“销售”来开拓市场、奠定事业基础的企业而言,风险显而易见。尤其对于那些销售导向型企业,初始客户群体往往掌握在优秀销售手中,如果他们了解了公司的运营模式,并拥有超高的销售技巧和客户资源,将大概率会自立门户。

这点,在吴总这里得到了印证。

2015年,吴总培养了一批应届生进入公司做销售。在那一阶段,由于培训体系尚不完善,“业绩考核”成为管理的主导方向,因此管理手段显得简单且粗放。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能够非常自由地与客户建立客情关系,并能拿到很多渠道资源。因此,当羽翼丰满,这批培养起来的“优秀应届生”集体出走,给当时本就处于初创期的联创杰来说,无异于一场大地震。

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和客户资源被挖走,使得流言蜚语在公司内部蔓延,不仅影响了公司的稳定,甚至产生了与公司立场对立的现象,这对公司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个时期,管理层感到焦虑不安,开始担忧公司的未来发展。

我其实对于员工的离开并没有什么意见,人才流动很正常。更多是在情感上难以接受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骨干成为竞争对手。当时的自己沉浸在一种“被背叛”的负面情绪中。

那后来是怎么走出来的,这是你决定做股权改革的契机吗?我问吴总。

”对。我明白这样的危机也并非没有解决方法。当时有一批老员工挺身而出,不仅迎难而上,还采取了保全客户和渠道的策略,尽量降低了对公司的影响。”

这场危机对吴总以及联创杰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化了吴总对于将公司发展壮大的决心。唯有如此,公司方能构建足够坚实的防线和护城河,有效抵御外界的冲击。如果联创杰品牌无法深入客户的心中,客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大品牌公司。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确保联创杰在未来发展中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这一时期,看似困难重重,但其实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管理改革契机:

如何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如何让组织高效运转,激发员工热情?
如何留住优秀员工?

这可能是困扰每个创业者苦恼的问题。关于这些,吴总向我们分享了企业改革后的心得:

第一,树立公司品牌效应。大树底下好乘凉,只有提供品牌保障,才能确保员工在交付时,应对竞争对手的恶性打压时能够有足够的底气。对于很多小型公司来说,如果资金量不够,就难以提供足够的放账期或其他服务,这无疑增加了竞争的难度。树立了行业的品牌效应,很多企业会优先选择我们。因此,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公司能够健康发展。 

第二,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员工只有在平台上持续进步、不断实现个人价值,才能心甘情愿地留下来,与公司共同发展。联创杰的员工流失率在整个行业中保持在3%以下,展现出优秀的人力成本管控能力。首先,进行薪酬改革。薪酬水平保持在行业中上等,吸引并留住了众多优秀员工。其次,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初始阶段采用简单考核方法,近年来进行了多次升级,目前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与目标管理(OKR)相结合的方式。将全年目标分解至各部门,各部门制定绩效指标,涵盖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这些指标横向分配给每个部门的每位员工,确保每个人为公司目标负责,并确保工作目标与总目标保持一致。市场环境与岗位需求的变化也推动着绩效目标和指标的调整,以适应业绩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最后,建立完善的职级体系和晋升通道。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成长路径,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能力,助力公司整体的发展与壮大。

第三,提升专业能力,打造高效团队。公司一贯重视员工的培养和成长,因为我们深知一个公司要想取得稳定的业绩提升,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首先,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近两年来,我们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基本上每年都达到数百万。我们制定了一套公司内部的培训体系,新员工进入公司后,会有一份培训地图指导他们在不同阶段接受哪些培训。此外,我们还积极邀请外部专家为我们的员工进行内部培训。疫情前三四年,我们曾大量邀请外部讲师来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我们将中高层管理者送至外部机构接受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管理能力、业务能力、个人认知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素质。这样做最终是为了提高员工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公司和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其次,构建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由于我是70后,与当前大部分的95后和00后相比,我原来那套激励机制已经失去了作用。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7岁,这是一支非常年轻化的团队。一些年轻人展现出强烈的独立精神,拥有独特的见解,他们高度重视自由与个性,对激励和改变生活的需求与以往有所不同,这可能对企业管理构成挑战。此外,部分员工加入公司的动机并不仅限于金钱或名誉,年轻员工更加关注成就感,渴望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自由度。近年来,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成长机会,以及激发他们积极性和创造力的环境。我们还实施了多样化的福利政策,包括各种俱乐部活动、下午茶时间和旅游及体检等。这些活动旨在营造一种家庭氛围,使员工感受到温馨和关爱。公司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舞台。这种文化和价值观有助于员工持续提升并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第四,实施股权激励,助推公司可持续发展。此次危机事件的发生,恰好为公司提供了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机会。在2019年,我们着手制定了股权激励计划,而到了2021年,第一批股权激励计划得以正式实施,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二批实施阶段。这些激励措施不仅让员工看到了更长远的利益,而且增强了他们将公司作为自身事业发展平台的认同感,从而激发了他们改变命运的积极性。关于股权激励的效果,管理层整体的工作热情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有所提升,更加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当然,对于员工层的股权激励计划,我们仍在考虑和完善之中。通过股权改革和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慢漫:那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吴总:“还活着。只要你用心做死是死不了。但活的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慢漫:因为每个人诉求不一样,可能有时候觉得自由一点也是一种选择。

吴总:对。其实我还挺感激那次“背叛事件”,让我更懂人性,也更懂如何管理企业。谢谢他们让我成长,也让企业成长。

在吴总看来,这次危机事件并非毫无收获。在为众多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板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企业的迅速成长未必是好事,需要有一个允许犯错和建立秩序的过程。或许,经历一些挫折和困难,相较于过于顺利的创业历程,将使企业走得更远、更稳健。

如尼采所言,“那些无法摧毁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选择转型自主研发

开启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从 0 到 1 创建品牌的恒心

是把创始人的理念一点一滴注入品牌

从 0 到 20 亿业绩的持续增长

是把为客户服务的能力持续注入员工心中

2023 年,入局新赛道的信心

是专业能力沉淀与资源整合的底气

 

多年的创业经验让吴总意识到市场变化莫测。做企业要有危机感,更要有前瞻性。长期的数据研究也告诉我们,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2.5年,而最好的企业中能够持续保持增长的不足十分之一。从行业趋势、企业发展、人才发展等维度来说,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剧烈的变革和转型时代。

在企业运营中,短期内的成功往往依赖于产品优势。然而,长期稳健发展更需要高效的组织架构和团队。联创杰公司历经无数次的困境,却始终能够逆境中求生存,这与其具备一支强大且战斗力的团队密不可分。在其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中,“渠道+服务”一直是他们独树一帜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他们在创业初期走出困境,进而步入了快速成长的阶段。

回顾联创杰的成长历程,他们首先通过代理销售国际电子元器件品牌的产品,在电子元器件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们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异和品牌优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了市场份额。这种模式让他们在疫情期间,当全球供应链受到影响时,得以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在深入观察后,我们可以预测到联创杰接下来的发展道路可能会出现一些阻碍。因为依赖销售驱动的增长模式通常呈线性增长,也就是每增加一名销售人员,业绩就增加100万,每增加一名采购人员,就能开辟10条新的产品线,以此类推。然而,这种单纯依靠人员增加或渠道扩张来提高销售额的增长模式,在资本市场并不受投资者青睐。关于这一点,吴总也有明确的认知。

吴总明确表示,他推动股权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激励员工与企业共同奋斗。其次,他希望通过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进一步助推企业的发展。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目前公司仍然以产品思维为主,但近年来已经开始融入了资本思维,为公司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改变。他明白,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不断创新和拓展,寻找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第一,推出新的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吴总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策略,这一策略旨在将公司从贸易领域向研发方向延伸,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他强调,单纯依靠分销贸易无法获得资本方的青睐,因此公司需要在技术层面加大投入,同时做好客户基础工作,以便播种更多有价值的种子并取得丰收。

第二,积极推动全球化战略布局。当前,在电子元器件领域中,观察到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大量采用国产芯片,这种趋势必然对我们进口芯片的市场份额产生一定的冲击。然而,市场虽然会经历萎缩,但完全消亡的情况并不现实。为适应这一变化,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全球化战略布局。凭借十几年渠道经营经验,联创杰从本土化逐步转向全球化布局,以拓展国际市场,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际上,自2015年以来,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开展了大量业务,并且国际客户的业绩增速非常快。因此,当看到国际市场具有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时,联创杰迅速在泰国和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未来还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增设更多分支机构。

第三,正致力于布局自有芯片研发领域。在继续优化分销业务的同时,吴总也在不断加强代理和技术支持服务,甚至正在启动从芯片代理商到生产商的转型。吴总始终秉持着对联创杰自主品牌的追求,期望能够在芯片领域实现自主研发的梦想。当然,这条道路的确充满挑战。

这些举措将使公司整体实力得到提升,最终实现上市目标。实际上,根据财务数据,联创杰已经符合上市条件。但是上市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将其看作一个新的起点,一个能够使公司再次腾飞的道路。因此,需要确保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回报增长,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上市的价值。

未来,联创杰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将继续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同时,他们还将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需求。

采访结束后,基于多年采访企业的经验,我大胆地向吴总提出了一个想法:

将国内产品卖到国外可能是一个有效的策略。目前,一些欧美市场已开始提前布局,并已初见成效。此外,针对非洲、亚洲及部分欠发达国家,芯片作为关键技术组件,在汽车、工业和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考虑到这些国家的需求,我们可以效仿传音公司的成功经验,通过市场调研和精准营销策略,将国内优质的产品推广到国际市场,此举可借助公司多年来打造的代理、渠道、分销及服务全流程体系,将经验复制并拓展至海外市场。这种策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产业升级,而且可能为公司带来第三曲线的发展可能性。此举将对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及人才资源开发均具有积极意义。

在2022年,联创杰科技有限公司的营收超 20亿,并荣获“十大电子分销商”和“优秀供货能力分销商”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对联创杰多年来的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其十四年深厚积淀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源于联创杰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精准的市场战略定位,更源于其对创新精神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展望未来,联创杰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努力,不断向巅峰迈进,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为卓越的产品与服务。

以上,就是我们采访的所有内容。

不看前面的内容,仅是这些表达,也能感受到,吴总对于创立一家企业有着怎样的认知与理解。如果让吴总回到14年前并重新审视创业决策,吴总坚定地告诉我:仍会选择创业。创业过程中确实充满艰辛和痛苦,但它也带来了极大的成长和成就。创业不仅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更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责任。

公司的三位创始人始终保持团结、信任和合作,这成为联创杰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吴总来说,命运也许是那个二十多年前就抓住的机会,但现在,他更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

 “真正的成功只有两条路:第一,坚持做人的标准,第二,坚持做事的标准。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荣耀加冕!联创杰荣获 2024 年度全球分销商卓越表现奖之优秀独立分销商!
荣耀加冕!联创杰荣获 2024 年度全球分销商卓越表现奖之优秀独立分销商!
2024-11-06
芯片现货市场行情分析 — 联创杰2024年10月刊
芯片现货市场行情分析 — 联创杰2024年10月刊
2024-10-31
展会预告 | 联创杰品牌出海,邀您共聚德国慕尼黑电子展!
展会预告 | 联创杰品牌出海,邀您共聚德国慕尼黑电子展!
2024-10-21
有奖竞答——【联创杰检测中心质量分析报告】-10月刊:如何识别芯片批次?
有奖竞答——【联创杰检测中心质量分析报告】-10月刊:如何识别芯片批次?
2024-10-18
Karassn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 深圳市联创杰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6040633号-1